3044永利集团

科学研究

吴雁飞:中美经济和学术呈现脱钩趋势

发布时间:2019-09-06  点击:


引言:在当前中美贸易战压力下,中美双方边走边谈,上周五中方宣布将对美国价值75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特朗普也宣布将提高已加税中国商品的税率,当前情况下中美经济是否会走向脱钩,这会对中美以及其他国家产生什么影响?中国有哪些应对措施?当前的多边贸易体制又会如何演变?

受访嘉宾:北京大学法学(国际关系学)博士,现为3044永利集团、澳门永利3044con国际关系研究所讲师。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外交(能源政治与外交、对外援助)、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人工智能与国际关系。曾在《国际论坛》、《美国问题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

 


1.特朗普在周五晚间(8月23日)发推特表示,从今年10月起,针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将从25%上调到30%,其余3000亿中国商品的关税则将在12月从10%上调到15%,其说法是应对中国对75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10%或5%的关税,对此您如何看待其原因?


这次行为可能是特朗普不满于之前人民币已经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中国依然对美国75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而采取的行动。中美在贸易摩擦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中国的技术转移政策和中国方面的市场准入政策等方面。自19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贸易政策理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1970年代以前,美国的贸易政策理念基本上是“贸易自由优先”,而随着美国在1970年代之后贸易赤字日益扩大,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理念开始强调“贸易公平优先”。而特朗普相对于其前几任总统的区别在于,他之前的几任总统总体上追求的还是一种贸易相对公平,而特朗普追求的是贸易上的“绝对公平”,他也不管你到底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求在关税水平和开放程度上完全对等、完全一致。

 

现在美国国内支持对华贸易施压的人,有的是为了削减贸易赤字并增加美国国内就业,有的是为了减缓中国产业升级,还有的则是试图以此减少中国对美国的政治与安全威胁。现在美国方面意识到不仅之前“改造”中国的努力失败了,甚至也无法阻止中国朝向与美国不同的模式越走越远。一批人开始主张对中国进行遏制,还有一批人主张通过施压的方式,而不是接触的方式,逼迫中国“改造”,这两批人在对华贸易施压方面找到了共同点。现在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政策,既有让美国产业回流美国并吸引中下层美国选民选票的考虑,也有减缓中国对美政治与安全威胁的考量。


 

中美经济脱钩影响几何?


2.您认为当前中美贸易战可能导致的中美经济的脱钩最大的受害者和最大的受益者分别是谁?当前中美贸易战可能导致的中美经济的脱钩对美国的盟友如欧盟、日本等有什么影响?当前中美贸易战可能导致的中美经济的脱钩对其他国家有什么影响?


中美贸易战及其可能导致的脱钩,个人觉得对中美双方总体上是双输的局面。我认为如果真的脱钩了的话,在中美两个群体内,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中国民众,其次是之前在中国有广泛投资的美国企业。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化带来了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民众等亚洲国家的中产阶层,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占有资本的top1%人群。而中美脱钩,则直接加速打破了这种利益分配格局。现在在对华经贸政策上,美国企业游说的动力和效果已经比不上之前几十年,比如之前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公司围绕中美经贸关系永久正常化展开的游说取得了很大成功,现在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很低。现在美国公司觉得在中国赚钱比以前难了,游说的动力也就没有以前那么足。之前的游说大多是针对立法机构分散的国会议员,而现在针对的是总统,这个游说难度其实是上升了的。而美国的普通劳工,其实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因为从中国撤出的产业更多只会流向东南亚、南亚甚至非洲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而很难回流美国。这些地区虽然在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完整程度上目前比中国差,但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上升后很难下降,而且中国也不可能长期维持在产业链的低端,这部分产业势必要转移出去。中美脱钩会降低这部分产业向中国内陆转移的可能性,而这些东南亚、南亚甚至非洲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低廉、基础设施建设向好发展(部分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都有助于其承接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产业。这些地区会因为这种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而获得一定的好处。

 

对于欧盟、日本等美国盟友,中美如果有脱钩但不是那么严重的话,欧盟等美国盟友或许可以获得更好的战略地位,因为中美双方为了保持自身的影响力,可能都会更有求于这些国家;但如果中美之间脱钩非常厉害,以至于其他国家不得不明确地选边站的话,那对欧盟这些国家到底是好是坏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国应对中美经济脱钩的对策


3.您认为当前中国应对中美经济脱钩风险的对策有哪些?


虽然中美双方都需要为改善双边关系而努力,但我们能掌控的只有自己的行为。所以我主要讲下中国针对自身方面可以做些什么。其一,在经济方面维持开放。中国在过去四十年中经济高速发展,跟拥有自身的产业政策但同时一直维持开放格局有很大关系。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发展,走的是典型的发展型国家的道路。这种模式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会面临转变发展模式的问题。这种转变的一个方向是从劳动力和资本驱动的发展转向知识和信息经济驱动的发展,这需要中国继续在经济方面保持甚至扩大开放。

其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能需要更为开放的政治与社会生态。在发展中低端制造业的过程中,有时候威权政体反而可能更有优势,因为可以减少罢工等成本,减少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体行动成本等。但知识经济对创新的要求非常高,而创新则对政治与社会生态的开放程度要求非常高。我觉得未来中国经济能不能成功转型,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推进和维持更为开放的政治和社会生态。中国经济现在是不进则退,想维持某个点不进不退是很困难的。

 

其三,解决中美贸易战及脱钩风险需要解决双方认知问题。现在中美双方对对方的认知出了很大问题。就像兰普顿在最近说的,中美两国政府和很多民众现在都觉得对方都在努力使自己国家的生活更艰难,双方觉得对方越来越不理解自己,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苗头。一方面,美国人不能理解和接受中国方面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中国民众也无法理解和接受美国给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与经济脱钩相比,认知上的脱钩是更深层的脱钩,对双方影响非常大。


 

中美学术研究呈现脱钩趋势?


4.您觉得目前中美双方在认知层面上的脱钩体现在哪些方面,学术界和民间分别是怎样的状态?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中美学术研究有向脱钩方向发展趋势。具体体现在双方对对方学者的签证限制、美国对孔子学院的限制、美国对华人学者的调查等诸多方面,而中国政府也对西方思想渗透的警惕程度显著上升,中国部分社会科学学界对美国学术界态度也在发生变化。

但中美学界(尤其是社会科学界)相互理解是中美两国间不发生误判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国际关系这样的研究领域的相互理解,这就要求中美双方在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尤其是国际关系研究——上千万不能脱钩。如果中美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都不能相互理解,那么无法指望双方的政府和民众能够相互理解。那中国学界方面怎么增加对美国学界的理解呢?

首先,这需要中国学者在追求学术创新时要注意避免自说自话式的理论创新研究。因为这样研究不但无助于创新,还容易导致中美学界加深隔膜,导致学术脱钩。其次,中国国际关系学界需要追踪美国的国际关系学术研究。美国国际关系分析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分的很清楚,这让美国高校等机构可以长期专注于知识创新与积累,而不用时刻追随政策分析。而大学里的国际关系学科知识积累,也构成了理解智库政策分析和民众对外态度的重要基础。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应该进一步普及研究方法的训练,从而让新一代的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追踪美国政治与国际关系的研究成果,因为目前阻碍这种理解的主要障碍,就是中国学者的方法训练较少,从而导致这种理解和追踪不太容易做到。当然有些人认为方法训练会带来方法导向,从而挤压问题导向的研究。其实在我看来方法导向和问题导向二者更多是相互促进关系:更多更好的方法训练,会带来更好的问题导向研究。因为方法就好比工具,更多更好的方法就是更多更好的工具,有锤子、有剪刀、有老虎钳、有扳手,这样就比只有一种工具要更能因地制宜分析处理不同问题/更能问题导向。如果手里只有一把锤子,那看什么都是钉子了。中国学者——尤其是国际关系学者——应该成为最理解美国政府国内政治运作逻辑和对外政策态度的群体,并需要努力让民间和政府在看待美国时更为理性。目前中国民间对美国的态度有更趋情绪化、民粹化的趋势,中国政府的对美态度也比早几年要更强硬。而学者——尤其是国际关系研究者——应该成为中美双方理解对方的最关键的群体。中美社会科学界——尤其是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界——千万不能脱钩。


多边贸易制度前景如何


5.您认为中美经济脱钩对当前的国际贸易制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于中美经济脱钩的担忧是否会引发世界范围内普遍的贸易保护主义兴起? WTO这一组织将会在今后发挥如何发挥作用,它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会受到影响吗?


如果中美经济真的脱钩了,那会让本来已经非常脆弱的多边贸易体制变得更加支离破碎。现在的WTO困难重重,自多哈回合谈判迁延很久仍无明显进展之后,WTO便陷入困境。奥巴马时期,美国打算抛开WTO,通过TPP、TTIP、TiSA来重塑国际贸易规则;而特朗普上台后,觉得这样见效慢,遂连TPP也放弃了,直接采用双边贸易谈判的方式,试图利用美国的优势对各贸易伙伴各个击破。而WTO也成为美国政府反复攻击的对象。现在各国正围绕发展中国家特殊与差别待遇、非市场导向政策与行为等议题进行改革谈判,如果中美脱钩了,那基本上可以说WTO改革也没有必要进行下去了。因为中美脱钩之后,肯定会着重构建各自的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而全球性的多边贸易制度则会受到进一步的沉重打击。中国目前在推进双边贸易协定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WTO改革,以维持和强化WTO的地位和作用,但未来效果尚存疑。

总的来看,过去二十年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受益者和支持者,中国更倾向于首先支持既有的多边贸易体制,只有在美国等国想绕过既有的多边贸易体制另起炉灶时,中国才被迫也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来推进双边贸易协定。为了挽救WTO,中国也与其他国家一起,推进对WTO的改革。美国目前看起来更倾向于双边或区域性的贸易谈判方式,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虽然希望仍然由多边贸易体制发挥主导作用,但主张对WTO的一些重要制度如发展中国家特殊与差别待遇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行。


采访&整理:康晓蒙

 

原文摘自《美国政治》总第417期

原创作者:海图国智001

作者简介:吴雁飞,3044永利集团教师

3044永利集团简介:3044永利集团创建于2012年,为国内首家3044永利集团。学院以国际化团队团队推进中外员工混同培养,着力打造多元员工交流与对话平台,推进公共外交、中国研究和国际关系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学院着力开展多领域政策研究,提升智库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