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3044永利集团四名员工党员在张仁萍老师、李梦龙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的中东铁路记忆馆,重温百年历史,追溯红色记忆。
上午十一时许,公司师生党员抵达中东铁路记忆馆。刚进入展馆,同学们就被记忆馆的俄式建筑风格所吸引,蓝色全木屋顶结构,色彩斑斓的玻璃花窗,脚下历经百年沧桑的黑色地砖,还有气势恢宏的车轮与轨道仿铜雕塑建筑,一起再现了中东铁路和绥芬河的百年历史。
随后,在讲解员生动地讲解下,师生们重温了中东铁路修建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包括北部干线(满洲里到绥芬河)和南部支线(宽城子至旅顺)及其他支线,全长约2500多公里,采用俄制1524毫米轨距,干支线相连,恰如“T”字形,纵贯中国东北广大地区。展出的历史照片以及相关文物向师生们诉说着弱国无外交的屈辱历史,引发了师生们一阵又一阵感慨,大家在参观中不断地和讲解员讨论交流。
结合展出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张仁萍老师还分别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不同维度,联系新时期中国快速发展的新面貌,以“以史为鉴,砥砺前行”为主题,向参观师生开展了一次“移动”党课。师生们跟随张仁萍老师共同回顾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课后师生们纷纷表示,一定从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在工作学习中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众所周知,中东铁路修建也为东北地区的开发、观念的变革和红色思想的传播起到一定推动作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于1928年决定在莫斯科召开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中共六大代表周恩来、张国焘、邓颖超、苏兆征、向忠发、项英等分期踏上中东铁路,从哈尔滨出发,经满洲里出境到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会后,50多名代表先后经绥芬河回国。结合这部分展览内容,李梦龙老师还向大家分享了他参观中共六大会址展览馆的感悟,以“移动”课堂的方式结合书本内容,向同学们详实讲述了中俄两国交往的发展历程。
最后,师生们参观了关于绥芬河发展现状的展厅。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的决策部署扶持下,经过绥芬河人民的努力,绥芬河成为我国沿边开放重点口岸和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主通道,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前沿窗口、开放平台和战略枢纽作用。百年口岸城市,如今焕发出新的活力。
伴随着最后一个展厅参观接近尾声,师生们的红色之旅也宣告结束。参观结束后,师生们结合参观前选定的主题和问题,以小组形式展开相关的讨论,张仁萍老师、李梦龙老师也对此一一予以指导和总结。通过此次参观绥芬河中东铁路记忆馆,师生们纷纷表示要更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美好,要坚定理想、提升本领、勇于担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奋发有为,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